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公开>重大决策预公开>草案全文

bet36体育在线深入推进bet36体育在线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访问量:

关联稿件:

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bet36体育在线深入推进全省用地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4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bet36体育在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咬定一个目标、发力五个突破、聚力八大攻坚决策部署,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原则,着眼土地粗放利用、投入产出效益低等问题,持续深入推进企业亩产论英雄、工业标准地改革、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全面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空间,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现bet36体育在线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企业“亩产论英雄”工作

1.优化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优化完善《全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方案》,持续推进bet36体育在线经开区及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综合评价,探索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优势特色行业、重点产业平台等开展综合评价。bet36体育在线智慧工业平台为支撑,搭建亩均效益评价数字化平台,整合企业登记、统计、税务、用地、用能、污染物排放等数据,推进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建立数据准确的企业亩产效益评价数据库。(责任单位:工信发改委、市大数据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税务局、国网bet36体育在线电力公司、bet36体育在线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宜阳新区管委会、明月山管委会以下均需bet36体育在线经开区管委会、各县政府宜阳新区管委会、明月山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强化亩产效益评价结果应用。每年梳理汇总全参评企业各项数据指标,分行业、分县市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形成全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报告。在招商项目洽谈和项目评审过程中树立亩均贡献为王的理念,将亩均营收、亩均税收等作为招商引资准入条件,严把入口关。探索出台差异化应用政策,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结果作为制定涉企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深入调查研究,酝酿出台深化亩产论英雄推动制造业资源优化配置实施意见正向激励为主,反向倒逼为辅为原则,采取试点、试行方式,分步实施差异化政策资源配置行动,进一步扩大分类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继续深入开展零地招商提升亩产效益专项行动,建立闲置资产项目户口档案,加大腾笼换鸟工作力度。修订完善bet36体育在线市亩产效益产业领跑者遴选方案,衔接全省亩产论英雄改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遴选一批亩产效益产业领跑者,宣传推广亩产效益领跑者的成功经验、案例和典型,增强示范带动效应。(责任单位:工信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大数据局、市自然资源局

(二)加快工业标准地供应

3.强化工业标准地导向。除特殊工业项目外,进入省级以上开发区一般工业项目必须实行标准地出让。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不低于80%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对工业标准地出让进度明显滞后的开发区予以通报。(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

4.有效落实指标标准。依据自然资源部《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江西省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工作指引(试行)》和省级指导性指标,充分考虑本地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产出效益周期情况,制定完善差别化的具体控制性指标。加强实施监管,将标准地项目纳入bet36体育在线重点项目监管,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张、谁监管的原则,不定期对企业落实标准地指标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项目按照承诺标准及规划方案组织施工。加强验收监管,各县(市、区)政府要明确验收牵头部门,对照项目审批承诺事项,组织联合竣工、达产验收,切实推动标准地指标落地。(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

5.推动区域综合评估。各地要组织发改、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对开发区内土地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区域环境现状评价、防洪影响评价土壤污染状况、地震安全性、气候可行性、文物保护、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水资源论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和地质灾害评估事项形成多评合一综合评估结果对符合区域评估成果适用条件的单个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使用相关区域评估成果,不得要求申请人再单独组织评估评价。(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水利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市文旅局

拓展用地增存挂钩途径

6.完善新增建设用地报批机制。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以盘活存量定增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原则上,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周期在3年(含)以内的县(市、区),可使用其通过增存挂钩机制获得的全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消化周期为3-5年的,可使用其通过增存挂钩机制获得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70%;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周期在5年(含)以上或批而未用土地面积大于10000亩的,除国家、省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项目外,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审核审批。对于因上述限批地方无法使用的指标由省、市按规定统筹安排。被暂停审核审批的地方有不受限范围的用地报批的,应单独组卷。完成省级下达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年度任务、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周期在3年以且批而未用土地面积在5000亩以下的地区,在市域内调剂指标仍然无法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的可申请使用省级统筹的基础指标。每年9月底、11月底批而未供消化处置任务未完成年度处置任务量70%90%的地区,暂缓其后续新增建设用地审核审批,直至达到消化任务要求后恢复。(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7.规范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管理。实行土地要素保障差别化管理,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大对工业用地指标配置,优先保障特色产业、核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积极引导其他一般产业项目通过内部挖潜使用存量土地;对当年能够实质性开工的产业项目,优先报批土地。精准梳理符合单独选址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省重点项目清单和省调度项目,使用上级计划指标予以保障。优化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建立健全靠前服务、集中会审、一线服务、即来即审、跟踪跟办五项机制。各自然资源部门要落实一次性告知要求,明晰需办理的审查要件、审查要点和审查流程,提升基层报件组卷质量。限期完成建设用地报件审查,严控用地报件补正次数和时限,补正次数严控在2次以内,补正未达到受理要求的不予受理,在限期内不补报又无正当理由的,予以退回报市级批准的补正限时控制在3个工作日之内,报省级批准的按要求在5个工作日之内限期补正。(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8.从严控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各地要结合实际,强化开发布局前瞻性、统筹性和合理性,科学划定开发地块,合理确定开发规模,做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对于已报送省级审核并申请组织专家论证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各地要落实有关责任部门及时跟进,保障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修改完善和批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片开发年度平均征地面积中的非建设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当地上一年度使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120%。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内未开发土地占比超过15%(含)且未开发土地面积1500亩(不含)以上的,拟征收的工业用地必须位于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内;未开发土地占比不足15%,或者占比虽然超过15%但未开发土地面积1500亩(含)以下的,拟征收的工业用地可布局在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外,原则上应就近集中连片布局,用地紧邻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因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等原因确需跨区域布局的,应在国家级开发区的工业集聚区或纳入省级开发区今后的扩区调区范围。对不能布局于居住区和公共设施集中区内的二、三类工业用地,以及必须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的特色加工等产业用地,可布局在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外,但必须从严审核。(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9.合理调整开发区边界范围省级开发区设立扩区调区,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应规模合理、集中连片,一般不超过10平方公里(确有特殊情况,不超过15平方公里),或者各组成区块不超过3个(面积小于15平方公里的,区块原则上不超过6个)。原批准四至范围内土地已基本开发利用完毕,可供应土地面积不足5%,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95%以上,近3年无自然资源部和省级立案查处、挂牌督办和公开通报等重大违法用地案件,土地集约利用度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前三分之二的开发区可实施扩区。原规划区块因地质、地貌结构发生变化,或因规划调整导致土地无法利用的,可申请调区,调区后区块原则上不得增加,开发区工业用地比例不得低于调区前。土地集约利用度连续两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后五位的,依据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按照开发区可供用地5%的比例核减开发区范围面积。(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

有序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

10.开展低效产业用地调查入库各地应根据发展阶段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定低效产业用地认定标准。以开发区为重点依据低效产业用地认定标准和上年度开发区年度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指标,全面摸清低效产业用地的规模结构、权属性质、开发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亩均效益、企业现状等情况,形成低效产业用地调查成果每年低效产业用地调查及更新成果经市自然资源局审核后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局市住建局

11.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各地政府应组织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和开发区管委会,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以开发区为重点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明确再开发目标、空间布局、开发强度、时序安排、实施效益评价保障措施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详细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充分运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政策,提高低效用地持有成本,推动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转让开发或者政府协商收回重新供应等方式,采取用途合理转换、用地置换腾退等措施推进再开发利用,有效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充分运用bet36体育在线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促进土地要素流转。(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2.坚持规划引领和管控。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整体安排,引导开发区外工业企业“入园入区”,加强项目规划和选址推进开发区用地集约、布局集中、产业集聚除安全生产、工艺技术、环境保护等特殊要求外,新工业项目原则上要在开发区批准四至范围内选址布局依法依规编制覆盖开发区全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划分控规单元,科学确定工业、仓储物流、科创研发等产业用地比例和规划条件,除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外,新增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不得低于1.0,建筑系数不低于40%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双控,严守“三区三线”,合理安排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035年bet36体育在线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9.62万亩以内十四五期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8%(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

13.强化项目准入评估。各地要加强各类项目的前期论证,从源头保证项目质量,确保真实可行,避免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使用。对社会投资项目,要充分论证核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能耗、环保以及拟投资建设单位的资金实力、社会信誉等情况,并严格按照项目资金到位、投资额度和建设进度等情况,实施差别化供地政策,分期分批合理有序供应土地,不得作出违背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超出法定权限的承诺,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违法违规圈占土地。对政府投资项目,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充分论证项目的规划、用地、用能、环保等政策符合性以及资金保障、社会综合效益、社会影响等情况。(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

14.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标准。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在各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用地预审、报批、供地等环节,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和《江西省建设用地指标》有关标准,不得批准新建禁止类项目,从严控制限制类项目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用地标准或无用地标准的建设项目应当规范开展节地评价,依据节地评价结果和专家论证意见合理确定项目用地规模。交通、能源、水利等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涉及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论证分析评价,加强多方案比选,优化项目选址,提升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可按要求与节地评价合并编制,避免重复评价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

15.高位推进存量土地消化处置。自然资源要对照任务,差别化下达各地消化处置任务市政府发文至各地政府各地要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辖区内存量土地调查建库工作,以开发区为重点,全面查清存量土地现状、位置、面积、规划用途、形成原因等情况,一地一策研究制定消化处置措施形成存量土地调查成果,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推行以地招商优先安排存量土地保障项目用地需求。鼓励各地通过“bet36体育在线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政府部门网站等多渠道公布存量建设用地信息,促进招商项目与土地精准高效对接加快办理政府项目类供地手续,将道路绿化带、安全间距等代征地以及不能单独利用的边角地、零星用地等,确实无法按宗地单独的,可因地制宜建设停车场、口袋公园、社区公益性设施等并办理供地手续,提高供地率。对土地报批后长期难以消化利用且符合无效用地批文调整政策的批次用地,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调整建设用地批文。严格落实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及时开、竣工。未在约定时间开工或已造成土地闲置的,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有关规定依法处置。各地要用好用活“清、盘、腾、用、换、停”“八个一批”等消化举措,完成年度省定任务,力争bet36体育在线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周期降至3年以内、开发利用率85%以上、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率90%以上、闲置土地处置率60%以上且基数实现净减少。(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六)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

16.优化建设用地供应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工业用地。鼓励结合产业类型和产业生命周期,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土地出让起始价可按年期折算,出让期满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出让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评估,符合续期条件的,可以协议方式办理续期手续,不符合条件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投资额低于3000万元或用地面积低于15亩的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通过高标准厂房解决用地需求面积小于15亩的边角地,优先用于公园、绿化、停车场等园区配套设施,在满足准入产出要求的前提下,可单独供地或用于相邻项目增扩产(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17.实施工业项目双合同监管。结合工业标准地制度,探索出让合同+监管协议模式,项目用地在供应前由相关部门提出准入条件,明确投入产出、亩均税收、建设要求及违约责任等,并将准入条件纳入出让公告。企业竞得土地后,与当地政府或其指定的部门(机构)签订《投资建设协议》,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双合同监管规范土地利用行为,为土地供后开发利用监管提供有效依据,按照谁提出、谁履责、谁监管的原则对约定事项实行全周期管理,并对企业投资工业项目的承诺信息和履约情况进行归集、记录、评价和应用,建立企业投资工业项目用地信用档案,纳入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失信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对信用等级高的市场主体探索实施金融、审批等方面的激励措施。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对土地出让合同、规划条件等履约情况监督;发改、住建科技、工信、生态环境、商务、统计、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按职能负责对项目性质、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工程规划投资强度、单位用地实际投入及产出等情况监督。(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税务局、生态环境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行政审批局

18.积极探索混合产业用地政策。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产业互动、功能混合、集约节约、提质增效原则,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设置混合产业用地,探索同一地块内工业、仓储、研发、办公等用途混合布置。供应混合产业用地时,在规划条件中确定主导用途及混合比例要求,明确容积率、建筑高度等规划指标以及工业用地规模、分割转让限制等要求,并依据主用途确定供应方式、办理不动产登记和管理。已供应的工业用地可通过协议方式补缴土地出让金调整为新型产业用地。(责任单位:自然资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升土地利用质量效益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用地提质增效

强化督查考核。将用地提质增效相关重要指标纳入市县综合考核、开发区综合考核,工业高质量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树立节约集约用地导向。直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要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其中工信牵头深化企业亩产论英雄工作,自然资源牵头加快工业标准地供应、拓展用地增存挂钩途径、有序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等工作及时调度、全面掌握bet36体育在线用地提质增效工作进展情况,并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核查,对推进缓慢、问题突出的地区,要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督促加快工作落实。

加强宣传引导。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报刊等平台或媒介,积极挖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典型案例,全面总结提炼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解读用地提质增效有关政策,不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努力营造用地提质增效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